高校院所合同项数逾46万超四成科技成果向制造业转化

《2021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最近几天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活跃2020年,全国3554所高校签约466882个,签约总额1256.1亿元通过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取得超亿元科技成果的高校达到261所

在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的指导下,该报告由中国科技评价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价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编制国家科技评价中心主任聂标表示,该年度报告已连续发布四年2021年,年报编写组继续扩大数据收集范围共有3554家单位填写了符合要求的年报数据,其中高校占40.3%,科研院所占59.7%

积极转化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活跃,各种转化方式此起彼伏中国科技评价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评价中心副主任黄灿鸿介绍,报告将科技成果转化合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转化,另一类是以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转化,不同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呈上升趋势

成果转让,许可和定价的合同数量和金额显著增加合同数量达到20977份,比上年增长39.9%,合同总额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3%以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转化成果的合同增速不如前者,但也有所增长合同数量为445905份,比上年增长5.3%,合同金额1053.5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其中,科技成果流动明显,40%以上转移到制造业领域,60%以上转移到其他中小微企业以转让,许可,定价方式向制造业转化的科技成果合同金额84.6亿元,占合同总金额的41.7%

地方科技成果产出和承接能力的分布特征显著而东中部地区是科技成果的主产区,科技成果产出合同额排名前三的地区是上海,北京,湖南科技成果主要向东部地区转移,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排名前三的地区是上海,山东和广东

北京上海有很多高校,科研能力很强向外地输出成果的合同额远大于承接外地成果转化的合同额,对外地的辐射能力强山东,广东吸引外地科技成果能力强,承接量高,江浙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均衡有序发展,科技成果产出能力较强,承接和产出能力相对匹配黄灿鸿说

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

让科技成果纸变钱,展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果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了适应自身特点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高校与企业共建的R&D机构,转移机构和服务平台数量快速增加,不断吸纳各方资源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82所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转移机构,比上年增长16.4%,106所高校与企业共建R&D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比上年增长5.5%

一些高校拿到了大单: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以固定价格投资的方式转化半导体激光技术成果,合同金额高达7亿元,四川大学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新冠肺炎疫苗等21项科技成果合同,金额5.116亿元...

部分高校实现了高产:本报告2020年高校科技成果合同百强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分别以321470.56万元,268828.15万元,262630.54万元位列前3。

大手笔和高收益与最近几年来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密不可分比如,个人奖励比例的提升,大大增强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报告显示,高校个人奖励的比例占成果转化现金和股权总收入的50%以上,R&D和转化主要贡献者的比例占个人奖励的90%以上

如上海交通大学构建了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三级决策链,明确了成果转化的流程,形成了权责明确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架构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主任刘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一门式服务系统后,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审批和管理的网上服务一般许可和转让项目的平均审批时间从30多天缩短到6天以下2021年,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合同148项,合同金额9.94亿元,同比增长22.3%

南大将科技成果的长期使用权授予在校外建设新型R&D机构的科研人员团队,降低向新型R&D机构授权知识产权的门槛,以降低入门费+版税的方式收取费用,我们还通过设立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重点项目目前,技术创新基金已成功运行三期,共资助项目109个,资助金额1553万元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办公室副主任周建凤说

释放天赋能量

报告指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政策需要进一步协调落实,转移转化专业人才缺乏,财政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

资金支持不足是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关键原因之一报告显示,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在性质上更适合股权融资而我国股权融资占比相对较低2020年,股权融资仅占新增社会融资的2.6%私募偏向成长型企业,科技转化项目种子期和初创期存在融资难的突出问题

建议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改革,鼓励地方设立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投资引导基金,提高子基金投早投小的比例黄灿鸿还建议,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支撑作用,创新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产品,支持设立科技金融专业机构,坚持市场导向,建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交易体系,探索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