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创板新股自科技上市首日以来跌破发行价。自科创上市以来,这并不是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以来的第一次。此前在科创板上市的剑龙微纳,在上市首日收盘时也出现了破发。
破IPO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合情合理。。过去在核准制、核准制的新股发行制度下,新股市盈率、股数等指标被人为限制,不受市场力量调整,企业估值可能被低估。加上新股供应、整体市场环境、发行节奏等原因,新股股价长期处于高位。不少投资者热衷于追逐“不败”新股,积极参与创新。
但在科创板成立、注册制试点后,新股发行注册制下“不败”新股的神话正在改变。新股定价权正在加速回归市场,市场化的价值发现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四是符合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规范》的修订,说明发行价格超出投资报告估值范围的相关要求。新股报价机构“争取短线进场,赚快钱”的定价策略可能会逐渐失效,市场化定价下高溢价高估值的投资逻辑也在回归理性。
从宏观角度看,个别新股的破发有利于减少新股发行的“三高”现象,而新股上市的分化恰恰是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必然。这也说明市场资源更市场化的配置必须通过充分的博弈来实现。破发不会影响业绩优秀公司的长期股价,业绩优秀的公司迟早会被市场认可和发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打破只是一种症状。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股发行注册制的创新红利需要时间检验,改革效果不能简单用个股短期表现来衡量。